2015年2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枉法行为是不是应该受到追究? 图一、受害人谷利军身份证 2001年6月22日,谷利军驾车于吉林省农安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据谷利军家人讲,当年农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变卖了谷利军的出租车,赔偿了受害人家属,按交通事故处理结案。对此,该案卷宗中,农安县公安局没有异议性证据。 18年后的2019年,吉林省农安县公安局为了追公安部“清网行动”之风,将18年前的那场交通事故再次提起。农安县公安局民警先是打电话通知谷利军父亲,让其带着儿子谷利军到农安县公安局了解情况。等谷利军父子到农安县公安局后,谷利军即被扣押,随即,农安县公安局编造谷利军“投案自首”的谎言。并制造一系列的伪证,以刑事立案,制造惊天冤案,杀良冒功。 案发后18年的时间内,谷利军从未离开过原住地,警方也从未找过谷利军。谷利军在家娶妻生子,安安稳稳地过着小日子。历经18年的岁月,谷利军对当年的那场交通事故早已淡忘,哪里还有投案自首的意识,怎么可能去“投案自首”?这样的谎言,三岁的孩子都不会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居然“采信”了。我无意侮辱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智商,但事实的确如此。即便是谷利军“投案自首”说成立,案由也不成立。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人员是有意维护冤假错案、故意枉法。 谷利军及其家人不服,上诉至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诉至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可思议的是,上述所有执法机关明知是错案,却仍然维持原判而不纠错。 图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受理谷利军的申诉后,正确的做法,就应该审查谷利军的申诉理由是否成立,而该《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直接回避、绕开了谷利军的申诉理由,为长春市和吉林省的枉法行为背书,维持错案。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称:“本院认为,申诉人谷利军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肇事后逃逸,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在案证据能够证实,案发后公安机关已进行现场勘查,对相关证人及被害人进行询问,掌握了犯罪嫌疑人为谷利军并对其进行调查、追捕。公安机关已知晓谷利军犯罪事实的存在,并刑事立案,对谷利军采取追诉措施。谷利军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 仅仅是这段文字,最高人民检察院就犯了三处普通法律人都不会犯、也不敢犯的错误: 一、所谓的谷利军“犯罪嫌疑人”说; 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人,是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这是基本常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不懂。 案发21年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谷利军案时,若认定谷利军是“犯罪嫌疑人”,前提必须是依据2001年农安县公安局就谷利军交通事故案做出的刑事立案证据。问题是,本案卷宗中没有相关的刑事立案证据。 21年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谷利军案时,若认定2001年后,农安县公安局对谷利军确有追捕行为,就应该有追捕谷利军的《通缉令》作为依据。问题是,本案卷宗中根本没有当年的《通缉令》作为证据。 当然,我们在卷宗中见到一份2019年农安县公安局就18年前的那场交通事故重新刑事立案的证据。这份证据只能成为农安县公安局徇私枉法犯罪的罪证。而且是铁证! 三、追诉时效期限 这也是谷利军申诉的唯一关键理由,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故意回避并绕过的关键问题。 即便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背书中认定谷利军所谓的犯罪事实属实,依照相关法律,谷利军最高领刑7年,最高追诉时效期限10年。因为交通事故案发后农安县公安局没有做刑事立案,就算是谷利军承担事故全责,18年过去,早过了追诉时效期限,案件也已法定灭失。 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包庇下级执法机关徇私枉法的犯罪行为,维持其错误判决所作出的《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已彻底突破了法律底线。 图三、卷宗中不完善的行政立案证据 这是谷利军交通事故案卷宗中,唯一的一个18年前的不完善的行政立案证据。用一个不完善的行政立案证据充当刑事立案证据制造冤案,这是典型的徇私枉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均规定,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本案是一个没有事实证据的枉法判决,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竟然全都维护。不得不说,是我国司法的悲哀,是法治社会的悲剧。 综上所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的内容充分说明检察人员对当事人的申诉理由和依据既没有进行仔细的研判,又没有必要的论证,只是敷衍地背书原判决书内容而随意维持。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能够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法律尊严,还当事人清白。 多年以来,我国司法系统存在一个极其恶劣的现象:当基层法院判错案乃至故意制造冤假错案后,紧随其后的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基层检察院、地市级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知基层法院判错案乃至故意制造冤假错案,却仍然维持错判、冤假错案,有错不纠。因此造就并积累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使得北京城的各个国家信访局日日门庭若市。这种司法领域内的顽瘴痼疾,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执政形象。若不痛下决心彻底改变,终将危及国家安全。 此致 中央纪委监委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 2022年5月24日星期二 律师中介网大案专家小组 律师中介网大案专家小组服务宗旨 依照法律 注重证据 尊重科学 绝不违心 对于我们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力求做到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完美。 注:此案将载入《中国信访研究》一书。 |